找到相关内容69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㈠

    努力而有收获。如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如今方下种,还没有发芽哩,再隔五六年,开花结果,才到你口。”亦写作“开花结实”。如郭沫若《新缪司九神礼赞》:“我自己没有住在温室里,敬谢不敏,实在迸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651784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3)

    。回向文除短句外,亦有长文者。如龙树的“往生礼赞偈”等。   指“佛光四句偈”,即:慈悲喜舍遍法界,惜福结缘利人天,禅净戒行平等忍,惭愧感恩大愿心。   香赞的由来,起于古印度奉行“三启”仪制,当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651953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3)

    于师:第一、师来时起立欢迎,善为承顺其意;第二、礼赞供养,恭敬受教;第三、尊重仰戴,不违其意;第四、师有教敕,敬顺无违;第五、从师明理,善持不忘。师亦应以五事爱护弟子:第一、顺法调御,以爱教导;第二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9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3)

    :七十岁的人生可以云游度生,随心所欲,或一面教学,一面游山玩水,随喜随缘将经验阅历国际化,扩展宽广的未来人生。   二、从生命四期来规划人生   □少年时期,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。父母生养我们,师长教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8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问题探讨》(1)

    把鞋子戴在头上,布的本质相同,但功能和价值不同。这块布如果制作成国旗,象征着国家的尊严,将受到千万百姓的敬礼。又如耶稣教的耶稣像,不论是铜铁木器,当他高挂在教堂中,同样受到耶稣教信徒的礼赞。天主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651972.html
  • 净土宗义探讨序言——关于净土本愿法门与二力法门(2)

    礼赞》,解释说:“深心即是真实信心。”  我常想《要解》中藕益大师所说:  “往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”,这有什么根据呢?原来根据《观经》中佛说:“具三心者必生彼国”。“一者至诚心,二者深心,三者回向发...

    释圣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852193.html
  • 法性空慧学概论(1)

    近于从宝鬘论五品中离出之一品。   赞法界颂      宋施护译   广大发愿颂     同上  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禅那崛多别译   此三为赞法赞佛及发愿偈之可唱诵者,赞法界颂或即藏传之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252684.html
  • 鱼山声明集研究——中国佛教梵呗的考察

    宋知礼集)  《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》(一卷,宋·遵式集)  第四七册:  《赞阿弥陀佛偈》(一卷,后魏·昙鸾撰)  《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》(二卷,唐·善导集记)  《往生礼赞偈》(一卷,...

    赖信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4253071.html
  •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

    观经疏》四卷,《往生礼赞》一卷, 《观念法门》一卷,《法事赞》二卷,《般舟赞》一卷。   大师圣德高风,本迹不可测度。据《天竺往生略传》云,善导是阿弥陀佛 化身。我国莲池大师曰:"善导和尚,世传弥陀化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353240.html
  • 佛光隐隐蕴童心——论丰子恺的童年崇拜与艺术创作

    赞美之能事,高扬儿童的纯洁,渲染他们的有情世界,将孩子的想象力、创造性和同情心推向极致。对童心的如此毫无顾忌的礼赞凸现了丰子恺独特的儿童观,主要呈现为童年崇拜意识,这与他的佛家思想有深厚渊源。在“五四”...天地万物,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,盛衰,生灭,有无之理”,因而“觉得生荣不足道,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”。这种对死的体感,对死的礼赞,传达的正是他对现世的否定,显现的是一个空迹遁世的丰子恺。但他对现世的...

    王黎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153832.html